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经济 >

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规则的书写

2019-05-03 16:48
  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规则的书写

  中国必须考量如何与国际自由主义经济体系继续对接的问题。自邓小平以来,中国已经走了三步。第一步,“加入”国际体系并“接轨”。第二步,在国际体制内部对现行体制进行改革,促成其更合理。第三步,创新和补充,即根据自己的实力对现存体制进行创新和补充,这一步主要表现在“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方面。

  通过去年的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和今年年初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的演讲,中国已经显示了和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对接的意愿。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再进一步对接。

  就发展导向而言,中国接受现行体制的成本最低。中国要引领全球化,是中国本身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最主要的目标是要引导国际发展,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书写规则,或者把美国书写规则的权力竞争过来。

  从这个角度看,“一带一路”的目标是发展,并非书写规则,是通过发展来书写规则,而不是通过书写规则来实现发展。正是从推动发展的角度,很多人把“一带一路”理解成为区域和国际公共品。正因为是公共品,大国要多提供,而小国家一般会选择“搭便车”。

  不过,中国已经意识到,较小国家也要通过参与“一带一路”来作出相应的贡献,否则“一带一路”就会像朝贡体系那样(无论是中国传统版还是现代美国版)不可持续。因此,“一带一路”表现出开放性、包容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尽管这是中国的倡议,但这是所有参与国的项目。

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规则的书写

  当然,在一些方面,中国并不要求参与国的对等开放,中国甚至可以单边开放。在一些领域如贸易,中国已经开始践行单边开放,例如“早期收获”。“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但其规则是中国在和所有这些国家互动过程中形成(书写)的,而不是中国先书写好了,再加之于这些国家之上的。这种参与式书写的规则更能体现公正、公平性。

  在经济层面是这样,在战略层面也是如此。尽管战略层面因为涉及安全问题情况而比较复杂一些,但道理也是一样的。战略层面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中国是否有意愿提供更多的公共品?这些公共品包括区域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航海自由等;第二,其他国家是否愿意接受中国所提供的公共品?

  现在面临的情况有两个特点:第一,中国还没有成长到有足够的能力提供这些公共品;第二,区域国家因为过去习惯了接受美国所提供的公共品,而对中国所提供的公共品抱怀疑的态度,甚至抱拒绝态度。不过,从动态角度来看,这不是一个可不可能的问题,而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这是一个互相调适的过程。《南海共同行为准则》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当然,如果把经济面的“一带一路”和战略面的《南海共同行为准则》放在一起来考量,这个过程就会进行得更快一些。“一带一路”是做大饼的项目,就是把各国的共同利益做大。共同利益做大了,各国在战略上的分歧就会缩小,也能增进互信。

  从长远来看,中国和美国的竞争不是简单地谁来书写规则,而是制订规则的方式的竞争。美国在经济贸易上退出TPP,表明美国自觉这种方式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南海问题上,美国试图把自己的“规则”强加给中国,更遇到中国的强力抵制,这也表明单边书写的规则出现了问题。

  现在美国处于一个调整时期,等美国调整好了,就会再出发。从这个视角来看,对中国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机遇。不过,正如这里所强调的,这不是一个简单地接收美国“退缩”而出现的“规则”空间的机遇,而是一个探索不同于美国的规则书写的确立过程。

  和美国不同,中国一方面须更为积极主动,倡议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中国有能力这么做。另一方面,中国须摒弃美国道路,即简单地把自己的规则强加给其他国家的霸权主义,而应当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通过其他国家的参与来形成规则和书写规则。

尽管这样做会比较缓慢一些,但会更有效。在这方面,中国倒可以向大英帝国学习到更多的经验,而非美国。大英帝国维持了数百年,其衰落之后仍然给国际社会留下很多正面的遗产。美国尽管强大,但其作为唯一霸权的时间并不长,现在已面临衰落状态。很显然,这是另外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责任编辑:家族办公室https://www.familyofficeschina.com/)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