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财经 >

中美之间博弈将是长期课题,对国内经济过多刺激非最有效办法

2019-05-19 09:46

  中美之间博弈将是长期课题,对国内经济过多刺激非最有效办法

  5月17日,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Stephen D. King)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北京校区举办主题为“变局下的全球治理新思维”的沙龙讲座。活动间隙,《红周刊》记者围绕中美贸易纠纷等当下热点话题对简世勋进行采访。

  此前,简世勋在英国《独立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中国可以从日本的经济痛苦中吸取教训”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简世勋认为日本的经济问题并非完全由国内因素引起,还有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要求日本减少日美贸易顺差所致。

  本次对话以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作为切入点,通过中日两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对比,最终将话题从美日贸易纠纷过渡到中美贸易纠纷的问题上。他认为中国不会上演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对国内经济进行过多刺激并非是中国应对贸易摩擦最有效的办法,中国的人均收入如果能够按照预期持续增长,在未来的10-15年内,中国可能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中国的人均收入如果能够按照预期持续增长,在未来的10-15年内,中国可能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这种假设永远不可能在日本身上发生。

  中国和日本无法简单对比

  记者:Stephen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第一个问题,您认为当前的中美贸易纠纷和上世纪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是否有其内在的相似性?

  简世勋:两者之间确有一些相似之处。上世纪80年代,由于政治方面的因素,美国对日本的崛起尤为警觉,就像今天美国非常忌惮中国崛起一样。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在不同时期的高增长都被美国视为一种威胁。

  不过,美日问题和中美问题之间,我认为还是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当发达的经济体,其人均收入也已经跃居世界前列。相比之下,中国现在或许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但还远远谈不上是一个“富裕的经济体”。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人均收入能够按照预期持续增长,在未来的10-15年内,中国可能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这种假设永远不可能在日本身上发生。

  记者:所以,相较于日本经历的“失去的二十年”,您认为中国不会走上这样的道路?

  简世勋:我们不能把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历拿来和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做直接比较,但在两者之间我们确实能够很容易地看到一些相同之处。例如,中日两国现在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特别是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进入了“少子老龄化”的社会。另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中日两国都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强劲的国内需求增长。但与此同时,当前的中国和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相比,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不同。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一个富裕的国家了,而中国目前在很多方面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中国在各个领域的高速发展几乎都发生在东部省份,中国整体的人均收入也只有美国的1/6。所以,我们在思考中国问题的时候不能过多地与日本进行简单对比,而是要考虑中国到目前为止取得成功背后的秘密是什么,以及中国此前享受到的经济高速发展在未来的岁月中能否持续。

  一个来自日本的教训是,如果一个国家受到美国要求其过快减少经常账户项下顺差的压力,那么这个国家可能会陷入一种陷阱,而这个陷阱的名字是“过多地进行经济刺激”

  中国应避免过多地对国内经济进行刺激

  记者:那您认为中国此前享受到的经济高速发展在未来可持续么?

  简世勋:中国经济发展现在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一个很明显的挑战就是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但同时,中国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经济状况进行改善。

  例如“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就有助于将中国中西部相对贫困的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其他国家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看看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方面做出的努力,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中国内陆地区的发展在未来仍将持续下去。所以,中国整体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可能仍然会处于一个发展速度不错的阶段,但这种经济增速或许不会有现在这么快,这也是因为中国未来确实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但是乐观来看,中国还有很多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

  记者:您觉得上世纪美日之间的贸易纠纷又能够为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简世勋:美国要求中国减少贸易顺差,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一直存在。一方面是中国进行经济刺激和基建投资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其他地区增长速度要比预期慢很多。

  日本在上世纪也面临美国要求其减少贸易顺差的压力。所以,如果一个国家受到美国要求其过快减少经常账户项下顺差的压力,那么这个国家就可能陷入一种陷阱,而这个陷阱的名字是“过多地进行经济刺激”——资产升值过高,债务增长过快,这会引发完全和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经济泡沫时一样的状况。所以,中国应避免过多地对国内经济进行刺激。

  我们会对中美关系在更大范围内出现恶化的潜在症状感到恐惧——今天我们看到的紧张局面,即使在晚些时候能够通过达成某种贸易协议暂时消除,可能还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出现。

  中美之间的利益博弈将是长期课题

  记者:对于当前愈演愈烈中美贸易纠纷,您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简世勋:不少中国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存在一种误区,认为这次贸易纠纷只是中国与唐纳德·特朗普之间的争执,没有把问题上升到中美两个国家的冲突上。在华盛顿,确有很多政治家与特朗普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是有一件事可以将这些人团结起来,就是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惧以及对中国经济成功的不适感。

  在上世纪后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地建立游戏规则,积极地支持拥有与自己相同价值观的国际组织,并积极地与其他国家接触。但中美贸易纠纷似乎意味着美国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行事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有可能在未来几年超过美国的事实。

  记者:那么,您觉得中美之间的这次贸易纠纷最终走向可能是什么?

  简世勋: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种冲突,不仅是经济力量的冲突,还是制度的冲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要把现在的中美问题仅仅看成是贸易纠纷,而要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但如果通过这个维度观察这场贸易纠纷,我们就会对中美关系在更大范围内出现恶化的潜在症状感到恐惧——今天我们看到的紧张局面,即使在晚些时候能够通过达成某种贸易协议暂时消除,可能还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出现。这也表明我们最近几十年所进行的全球化进程会更容易受到损害,因为中国和美国越分道扬镳,世界就变得越分裂,过去由于全球化进程而消失的边界与障碍又重新出现了。

  而且,这种试图争赢取其他国家“芳心”的明争暗斗将是美国与中国在未来岁月里交锋的重点。这也向其他国家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是站在美国一边呢,还是站在中国一边?

  在我看来,这次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可能会有一个贸易协议达成,但是这个协议远远无法解决中美之间对于超级大国地位的竞争问题。现在美国担心国际机构不再代表美国的价值观,所以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有些自行其是,试图做一些它们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不再考虑什么才是真正符合国际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持续向好有信心,当然可以继续投资。但我认为目前至少已经出现了一个需要投资者警惕的信号,美股市场当前的定价可能已经提前充分反映了所有的利好消息。

  中美贸易纠纷短期影响全球经济 美股市场或许已经不便宜

  记者:中美贸易纠纷是否会成为影响全球宏观经济的不利因素?您对于未来全球经济趋势有什么看法?

  简世勋:从短期来看,中美贸易纠纷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比较明显的阻碍。此外,美国的经济情况也会成为全球经济的影响因素。美国目前拥有着成熟的经济结构,失业率处于历史地位,但是美债长短期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这在传统意义上是经济下行周期开启的信号。美联储最近放缓了加息步伐,与一两年前相比,美国对于未来可能的经济下行压力或许感到有点不安。

  从长期来看,我们看到全球经济活动更多的从西方转向东方。北美和欧洲部分国家经历了经济增速的放缓,或许还会变得更糟。这些国家可能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反过来,这也意味着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更多的来自东方,或许还有南方。因为非洲拥有非常年轻化的人口结构,未来经济增长可能会更迅速。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您觉得当前的美国股市对投资者来说是否仍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简世勋:我对于提供金融投资建议向来感到紧张。不过,从某些指标来看,例如市盈率的历史走势,美国股市看起来比较昂贵了。如果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持续向好有信心,当然可以继续投资。但我认为目前至少已经出现了一个需要投资者警惕的信号,美股市场当前的定价可能已经提前充分反映了所有的利好消息。

  不过,相比于投资于某个市场,我倒认为投资者更应该投资于与新兴市场长期成功具有较强关联性的品种。澳大利亚是一个可以投资大宗商品和外汇的好地方。只要中国经济增长强劲,这些品种就会表现得很好。之前一直是这样,只是过去几个月这些品种的表现并不太好,但我觉得这些关联性依然存在。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长期利率将被压至非常低的位置。投资者必须接受这一现实,然后在这种更加困难的经济环境中想办法赚钱。


(责任编辑:家族办公室https://www.familyofficeschina.com/)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