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财经 >

萧条的背后:浅谈国内经济问题和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2019-05-24 14:23

  萧条的背后:浅谈国内经济问题和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在我的记忆里,自2016年底,美联储加息,A股下跌开始,萧条就很明显地来了。刚开始大家还以为只是像之前几十年一样的局部微调,但是紧随其后的是A股几欲挣扎,至今不见起色;互联网金融扩张结束进入成熟期,大幅度裁员,P2P死亡;比特币下跌,区块链泡沫;中芯事件,孟晚舟被捕,再到而今不见消停的贸易战。这些明面上的事件无一不在像我们昭示:寒冬已至。

  今日笔者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萧条背后的原因:国内经济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各国(主要是中美)应对萧条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大环境优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世界经济史上的五波康波(商品经济的长周期)。

  可以很明显得看出第五波康波的萧条期已经从2016年-2018年开始了,按照以往的结论推测,至少在未来5-7年,世界经济都会笼罩在萧条的阴影里。

  在此大环境下,我们先来看看我国国内经济的情况。

  国内

  三驾马车失效,三大杠杆高筑

  1. 三架马车和扩张的政府调节政策。

  中国在1978年-2000年进行了以轻工业发展为主的起飞准备和原始积累,而自2000年开始步入经济起飞。在2000年到2015年,中国著名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载着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大道上一路狂奔。

  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次贷危机。各国政府为了从国际金融海啸里恢复过来,扩张性政策。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朋友们应该很清楚根据IS-LM模型、AD-AS模型,央行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并配合财政部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使用合理的情况下是可以改善国内经济的。一般是货币手段开路,财政手段殿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轮番上阵总有作用。

  在2008年-2016年,这种政策是确实有效的。特别是我国,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房地产的持续升温,我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第二个转折点出现在2015-2016年。这一年大家发现放水没用了,资产方手里钱是一大把,但是资产收益率缺上不去。2016-2017年出现了滞胀现象。

  2016年末,美联储第一次加息,A股暴跌。此时政府为了振兴股票市场,维持经济增长,继续使用扩张性政策。但过度扩张带来的问题已初现端倪

  2. 三大杠杆和房地产泡沫

  过去经济不行时,先是政府加杠杆,银行也开始撒钱放贷,通过货币乘数扩张信贷规模,这是第一步。一般国家投资主要是投向基础建设,于是国家产业链的上游有钱了,一部分钱也边做了名义工资收入,创造更多消费。于是整个产业链宛如被喂了一顿饱饭又被抽了一鞭子的老马,又开始跑了。

  这时钱从上游在产业链中流动,各个企业开始加杠杆了,这是第二步。行了,上游中游拿着钱啥都造好了。结果问题来了,下游没那么大的需求。经过了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现阶段的需求已经渐渐稳定。但是这么多钱撒下来总得有人接住吧?

  于是房地产行业粉墨登场。这个行业集合了投资和消费两大属性。房地产,和土地密切相关。土地这种基建,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且是国家投资一般会给到。而买房,又是大部分中国人占比较大的消费。有了消费,整个产业链才有回流的现金和继续发动的意义。只有房地产行业可以承受住这么多的热钱,并承受这么高的需求。

  有投资又有买方,工地上一座座挖掘机轰轰隆隆发动,脚手架和绿布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城市的高楼拔地而起,售楼部人满为患,房价肉眼可见的疯长,民众的购买热情随之节节高,又再次促进房价疯长。居民纷纷向银行贷款买房,就这样,第三大杠杆:居民消费杠杆成功出装。

  房地产的繁荣是把扩张接住了,中国经济迎也来了暂时的和平。这也是许多人说“中国经济小打小闹肯定有,过一两年总会好的”自信源泉。

  但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消费增长从长期来看永远是要受人口增长制约的。下一代人不会突然都想生5个娃。一对中年夫妻,帮儿女买了房,甚至帮未来的孙子孙女买了房。那么房地产商卖什么给他们的儿子和孙子呢?下游消费是稳健的,强行加杆杆只是在透支未来的消费而已。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国家用未来的钱把未来的粮给买了。

  而长期在高杠杆下,经济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于是前脚经济刚刚喘口气,后脚政府就急吼吼的“去杠杆”了。很多地方政府的债务已经惨不忍睹了。那么“去杠杆”的这个债,谁来还?政府和银行放下去的钱去哪收?

  政府已经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把钱下放了,政府自己是没什么钱了,政府不可能还这个钱。而居民也不可能刚贷款买了房,立马还钱。剩下的就是企业了。但问题在于,企业是贡献就业的主力,就业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增长。企业一还钱没现金流运转了,企业的员工怎么办?企业不可强行去杠杆。综上,“去杠杆”也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不断扩张的财政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不低的GDP增速,但扩张带来的高杠杆问题万分难解。

  但高杠杆这还不是唯一的问题。我们此时的经济周期不是2008年以前的周期了,中国经济已经被房地产深度绑架,而房地产又具有极强的金融投资属性。更糟糕的是,被房地产绑架的消费者也是有预期的:房价走高,影响到无房者的消费信心;房价走低,又影响到有房者的消费预期,这等于把消费的波动也加大了。消费波动一大,上中游的产业就更大了。预期还不算,现在居民大部分财富更是重仓在了房地产,房价涨是不敢再疯长多少,跌也是不敢跌。房地产泡沫如果真的破碎了,多少居民和企业财富瞬间缩水,中国会不会失去十年真的不好说。

  而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单位个人的消费需求几乎已经被满足,在短期内不可扩张,而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放慢,总需求在短期内不可扩张。

  在净出口层面,2015年起,我国就从原来的双顺差转为“一顺一逆”,即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逆差。

  综上,投资(房地产泡沫)、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纷纷失效,政府、企业、居民债台高筑,其背后是我国需求泥潭和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

  3.原有政策失效原因和未来中国的出路。

  理性预期学派告诉我们,只有未被预期的政策才是有效的。经过自2008年起的N轮刺激,市场已经练就了抗调控体质,这些手段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弱,才导致了去年年中央行和财政部相互甩锅事件。放了这么多水,借了这么多债,并没有提振全球的需求。货币和财政手段虽然从表面上解决了数次危机,但并没有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反而给金融市场造成了许多隐患。继续走老路会引发什么副作用,没有人知道。

  一切的一切似乎是个过度扩张带来的经济死局。

  然而经济常态增长本身就是在“去杠杆”。以房价为例,只要稳住五年不涨也不跌(其实相当于跌了15-20%),回归居住的本质,不管是居民杠杆,还是政府杠杆,都会明显下降,而对GDP的影响,顶多就是每年一个点,对就业的影响就更小了。

  现在所谓的“去杠杆”,其实一个是控制新的杠杆,二是部分杠杆过高的行业的结构性的“去杠杆”。

  而解决根本需求泥潭问题的方法则是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即产业深化和供给侧改革。

  一笔归一笔,扩张投入的钱,也并不是打了水漂,投入了肯定是有收获的。国家大部分“流动的活钱”都积淀为土地价值,变成了宽阔的道路、便利的市政,空荡荡的园区、空置的商品房这些“暂时的死钱”,等待未来的经济增长去消化后,才能重新变成“流动的活钱”。

  前面也说到了,国家为了维持GDP增速,用未来的钱,买了未来的粮。我们要给中国经济时间去消化、去深化、去改革。在这段时间,经济毫无疑问不会有之前追逐热钱,歌舞升平的热闹,更多是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在反思消化、养精蓄锐,经济学称其为“萧条”。寒冬之时,我们要回归常识,回归本质,本质就是消费,只要稳住就业,消费就不会出大问题。

  国际

  各国调控政策大赏

  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中国等国央行为了刺激经济都不断放水。时至今日,这些国家也同样存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需求型政策,统称支出增减型政策)调解无效,经济滞胀的问题。

  内部调节无效时,政府通常会把目光放在国际。国际收支调节手段成为了政府惯用的经济调节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政策(前文已经讨论了不考虑支出增减性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此处不予赘述):

  一、供需型政策:

  1.需求型政策:

  支出转换型政策(汇率、关税、补贴、直接管制)

  2.供给型政策(根本途径):

  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供给侧改革、产业深化)

  二、融资型政策(国际储备缓冲)

  三、道义与宣示政策(政府号召力、公信力)

  其中支出转换型政策,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指出方向的政策,意在限制进口品供给,使国内消费需求更多通过国内供给来满足,从而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供给型政策是解决国内问题的根本途径,但短期无法发挥作用。融资型政策是政府通过官方外汇储备和国际信贷便利调整本币和外汇供需,以稳定国际收支的手段。道义与宣示不必多讲,我国在此方面做得尤为出色。 我们下面一条一条详细来说。

  1.出口转换型政策

  一说到贸易战,大家第一反应应该就是美国几次三番加关税,限制进出口等等骚操作。那我们就先来讲这一部分。

  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指出方向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所谓改变方向,是指将国内支出从国外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

  我国采用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而补贴则是国家为了扶持某些产业,给予出口补贴,产品低价销往他国,以较低的利润抢占市场,这些产业的发展带来了GDP的增长,就业率的上升。关税政策不用解释。但需要注意的是,汇率和关税政策通过改变进口商品和进口商品替代品的相对价格来达到支出转换的目的,而直接管制则是通过改变商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支出转换的目的。

  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管制等形式。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学理论多半不赞成采用直接管制,但在国际收支发生严重困难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过直接管制制度。

  美国

  我们来翻翻老黄历,看看美国的调节政策。在第4次康波低谷期间(1980年左右):当时美日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全球经济需求疲软,使得美国无法通过内部调整来度过危机,只能将目光转向日本。在美日贸易摩擦过程中,日本被迫签署多项出口限制协议,从纺织、钢铁、汽车到机床、半导体等众多行业都受到出口限制。

  为了规避限制,日企加大了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企图绕过出口限制协议。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经济下滑,日本开始过度依赖货币刺激,最终引发了日本资产泡沫。泡沫破裂后,日本为了补充国内流动性,不得不抛售升值前购买的海外资产,造成大幅实际亏损,日本陷入了失去的三十年。

  而我们目前正处于的第五波康波低谷,只是而这次美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美国加关税、限制华为等一系列措施。

  但这些政策在大部分时候是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招。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是傻瓜,一国出台贸易保护政策后,它的主要贸易伙伴肯定也会不甘落后纷纷出台应对措施,加入贸易保护行列。如此之下,全球化遭遇逆流,很可惜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以美国颁布《1930年关税法》事件为例,各大国纷纷关闭国门,1929~1932年,全球GDP快速下滑,贸易下降61.5%,生产下降28.6%。美国虽然可以印钞来空手套白狼抵减损失,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且过度发行美元还会带来国内通胀与美元贬值。关税和直接管制必须谨慎使用,成本极大。

  中国

  我觉得大家看待中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总是带有十足爱国情怀,今日我想站在纯经济学的角度给大家品品这些个新闻从不讲清楚的政策。

  (1)外汇管制和汇率波动

  大家对汇率的误解一向很深。前几天贸易战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微博评论区一片哀嚎。诸位,经济学不讲什么词性的!不是“管制”和“贬值”就一定是坏事。

  先来看贬值。第一,我国的有效汇率是多边的,仅仅是兑美元贬值加权平均下来影响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第二,我们如果粗暴地理解的话,贬值=我国商品在国外更便宜=我国商品卖的更多=贸易顺差、国货热卖、外汇增加。但是对于留学和出国旅游的朋友可能就不是那么舒服了。

  而为什么一和美国大贸易战人民币就贬值?因为央行在进行外汇管制啊。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操作,买入外汇卖出人民币,使人民币贬值,我国商品更便宜好卖,从而抵减关税政策使国货相对涨价带来的损失。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美国加关税=美国不让国货在美国好好卖,人民币贬值=我就要让国货在美国好好卖。

  说到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此处就有一条有趣的新闻了。在5.13政府正面刚美国的新闻联播挂了一整天热搜第一前两周,央行其实已经开始印钱了,只是很多朋友没注意。

  而评论区非专业网友清一色点评新钞长得好不好看。中国新闻往往有个很有趣的特点:说话只说一半,选轻松担责任少的那部分说,选民众喜闻乐见的那部分说。

  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再看到类似新闻就可以深藏功与名的点个赞,并在内心度量央妈要发多少钱才能既解决问题又不使通胀。然后感叹,印钞真是门技术活,不容易不容易。

  而等贸易战结束后,央行再以外汇买入人民币,使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供给减小,恢复到原来的汇率。这些操作对一国的外汇储备是有较大的要求的,但是中国在这点上从来没怕过。

  至于特朗普谴责中国操控汇率什么的,听听就好了,不调节难道随着他搞事吗。调节汇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家不要恐慌。

  (2)融资型政策

  接着来看融资型政策,主要包括官方储备的使用和国际信贷便利的使用。对外部不平衡调控的首要问题是“融资还是调整”。如果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由临时的、短期性冲击引起的,就可以使用融资方法弥补,避免调整的痛苦,如果是由于中长期因素导致的,就势必要运用其他政策进行调整。

  (3)道义与宣示政策

  和大力出奇迹的供需型政策(货币、财政、关税、管制等)不同的是,成本最小的政策还是道义与宣示政策。此政策如果政府号召力和公信力足够强大,人民足够爱(ting)国(hua),会有四两拨千斤的奇效。而我国算是把此政策用得是炉火纯青。各位不妨再去品一品5.13挂了一天热搜第一的新闻联播。

  时局动荡时,恐慌使国内需求者和供给者产生各种各样非理性预期,从而作出非理性市场行为,各种你想都想不到的羊群效应使危机加剧。


(责任编辑:家族办公室https://www.familyofficeschina.com/)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