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经济 >

世界经济患上“增长焦虑症”

2019-08-20 14:54

  世界经济患上“增长焦虑症”

  美国《纽约时报》8月17日刊载题为《全球经济出了什么问题?》的文章称,近日,全球市场被担心贸易战将导致德国、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等的恐慌情绪笼罩。但这里要谈到的情况比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关税更为重要。

  战后奇迹结束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在与四大不利因素作斗争:贸易去全球化、劳动人口减少、生产率下降以及债务负担与危机前一样沉重。

  经济放缓乃大势所趋

  文章称,没有哪个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达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增速超过10%,这是亚洲“奇迹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前的增速。在几乎每个国家,全国性讨论都将重点放在恢复经济增长必须采取的措施上,而忽视了一个事实,即经济放缓是由任何一个政府都无法控制的力量导致的。与其注定经历一连串的失望和徒劳无功的刺激行动,我们不如重新定义经济的成功与失败。

  德国是至少五个濒临衰退的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衰退通常被定义为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一个像德国这样劳动力日益减少的国家,这种定义是否仍有意义。

  衰退实际上并不可怕

  文章认为,多年来,德国的劳动人口一直在减少,预计到2039年将从现在的5400万减少到4700万。德国不是唯一面临这个问题的国家。现在,全球有46个国家——包括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主要大国——的人口正在减少。

  人口结构通常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现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比以前慢得多。我们现在谈论的并不是人口小幅减少。预计到204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1.14亿,日本将减少1400万。

  为了避免反应过度,大家在讨论经济健康状况时需将目光转向更好地反映满意度和满足感的指标,例如人均收入增速。在人口萎缩的国家,只要经济萎缩的速度低于人口萎缩的速度,人均收入就能继续增长。这有助于解释,例如,为什么日本的社会动荡没有加剧。在这个十年里,日本的经济增速远低于美国,但由于人口不断减少,日本的人均收入增速与美国一样快——每年约为1.5%。

  文章称,人口减少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即使在人们深深担忧经济增长状况的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失业率仍处于或接近数十年来的最低点。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转为负增长之前,有工作收入的德国人和日本人不会切实感觉到他们的国家正在衰退。在新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转为负增长可能是定义衰退的更有效方式。

  非理性焦虑引发恐慌

  文章认为,成功的定义也需要改变。许多新兴国家仍希望实现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人口和贸易迅速增长,亚洲“奇迹经济体”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在那之前,还没有哪个经济体增长得如此之快。而随着人口和贸易迅速增长的势头消退,任何国家都不太可能复制这样的奇迹。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就连微小的奇迹也在消失。在本世纪10年代之前,1/5的经济体的年增速达到或超过7%,这是很常见的情况。而现在,在全球200个经济体中,只有八个经济体今年有望增长7%,其中大多数是非洲的小型经济体。

  文章称,新兴国家的高速增长基准应降至5%,像中国这样的中等收入国家应降至3%至4%,像美国、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经济体应降至1%至2%。而这应该只是经济学家和投资者重新定义经济成功的开始。

  文章认为,早该进行这样的反思了。到2040年,预计人口将减少的国家数量将从46个增加到67个,沉重的债务负担和不断增加的贸易壁垒将在许多方面加剧生产率增速的放缓。重新定义经济成功的标准将有助于消除许多国家因经济增长“缓慢”而感到的非理性焦虑,使世界变得更加平静。


(责任编辑:家族办公室https://www.familyofficeschina.com/)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