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财经 >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19)

2019-05-28 09:35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19)

  回顾并展望2018—2019年度日本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2018年日本经济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内需和外需形势均持续好转,失业率持续下降,设备投资恢复势头较强。2019年世界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增强,国内经济亦存在诸多风险,日本经济复苏速度将会放缓,甚至存在重新陷入衰退可能。2018年实现中日两国总理的互访,双边政治关系出现了突破性改善,中日贸易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正增长局面,“政温经暖”的态势更趋明显。随着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2019年中日经贸合作关系也将继续保持回升势头。

  一、“中国爆买”对日本经济复苏拉动作用依旧强劲

  2018年中国赴日旅游人次持续增加,在日本国内的消费有增无减。据日本观光厅的统计,自2014年以来,中国访日游客几乎都以百万人次的速度逐年增加,2016年637.3万人次,2017年735.58万人次,2018年达到838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13.9%,占当年全世界赴日游客总人数(3119万人次)的比例高达26.9%。2018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1.537万亿日元,占访日游客在日消费总额(4.5万亿日元)的34.1%。1.5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名义GDP总额(548.5万亿日元)的0.27%,而日本2018年名义GDP增长率仅为0.6%,可见对当年日本经济的贡献率非常高,可以说“中国爆买”依旧是拉动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众多的中国游客赴日旅游也加深了对日本的了解,不断扩大的人员交往也起到了促进两国关系迅速改善的积极作用。

  二、2019年日本经济增长存在见顶回落的风险

  2019年是日本的改元之年,作为“冰雪时代”的平成时代结束,作为资产运用扩大的“普通时代”的令和时代将要开始,再加上东京奥运会举办在即,消费可望出现扩大,存在一些“明亮”的因素,但2019年日本的经济增长也存在见顶回落的风险。原因有几方面:首先,从经济周期来看,世界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扩大的供需缺口基本消失,美国率先退出宽松政策,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经济增长进入了接近潜在增速的巡航状态;其次,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英国脱欧谈判一波三折久议未决等国际风险因素加大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给深度融入全球化的日本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另外,国内经济环境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2019年中日经济关系还将保持稳定甚至较快发展

  中日经贸关系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日本经济和中日关系等主要因素的变化。目前的数据表明,以上四种因素基本稳定和向好,这意味着2019年中日经济关系还将保持稳定甚至较快的发展。

  第一,未来世界经济虽有变数,但复苏的大势不会逆转。从短期来看,来自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使世界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不确定性增强,但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的趋势并未发生逆转,如前所述,据IMF的最新预测,2019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能高达3.5%。

  第二,中国经济仍保持稳中有进的大趋势。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处于从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增长模式转换过程中,中国经济明显减速,但稳中有进的大趋势没有发生变化,中国政府对于来自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各种风险已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案,2019年中国经济维持6.0%~6.5%的中高速增长应无悬念。

  第三,日本经济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安倍经济学景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2019年日经平均股价还可能保持20000日元高位,日元汇率保持较低的稳定水平,企业设备投资可能出现下降,但职工名义工资还会有所提高。针对提高消费税税率,日本政府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估计对经济的冲击不会太大,2019年日本经济复苏的速度会放缓,甚至可能出现衰退,但实际GDP维持0.8%左右的增长是可能的。

  第四,影响中日经贸合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中日关系也从“趋稳向好”向“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双方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10月安倍首相访问中国,一年之内实现了两国总理的互访,将两国关系的改善推向了新的阶段。特别是在10月安倍首相访华期间,中日双方签署了包括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扩大服务贸易合作等在内的十余项合作协议,而且就中日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签订了52项协议,总额高达180亿美元。2019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双方积极落实已签署的协议,使协议内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将赴日出席大阪G20峰会,届时将把中日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四、“互联网+”模式将为中日贸易增添新动能

  2018年,随着中日关系进一步改善,双边贸易呈现持续增长势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8年,中日进出口贸易额再度增长8.1%达3276.6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6.8%。其中对日出口1470.8亿美元,同比增长7.2%,占中国出口总额的6.3%;自日进口1805.8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中国进口总额的9.0%。中方逆差335.0亿美元。中国连续11年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2018年,中国企业在日本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1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33亿美元。

  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18年,日中贸易总额为3537.7亿美元,同比增长7.4%。其中对华出口1802.3亿美元,同比增长9.3%,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9.5%;自中国进口1735.4亿美元,同比增长5.5%,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3.2%。日方顺差66.9亿美元。中国仍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值得关注的是,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将为中日贸易增添新动能,许多日本品牌占据中国各大电商平台畅销前列。但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疲软,中日贸易进一步发展面临不少挑战。

  五、预计2019年从夏季到秋季日本自华进口将增加

  2019年的日本对华出口,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等产品的供需将趋于平衡,所以用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制造用机械产品的出口增长势头会减缓。另外,虽然汽车的电装化和制造现场的自动化等会发挥牵引效应,但是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处于成熟期,加之汽车产业整体的生产原地踏步,所以用于实际安装电子零部件的机械产品和产业用机器人等的出口也将呈向下“震荡”走势。

  在车辆产品领域,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关税下调、日中关系良好以及对日本产汽车的信赖度高等背景下,以高级车为中心,日本对华出口将继续维持良好势头。另一方面,零部件产品也可能会遭遇在生产当地调配生产资料的潮流造成的下行压力。

  在化妆品领域,不断增加的中国访日游客,回国后通过零售店和跨境电子商品交易平台(EC)继续购物的需求不断高涨,加上关税税率下调的“东风”,日本对华出口将继续维持良好势头。

  至于2019年的日本自华进口,由于日本预定在10月提高消费税税率,以一部分产品在增税前的大量销售为目的的进口增加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话终端,海外生产商也有在消费税增税前发售新机型的意向,加之2019年是时隔两年的替换购买期,预计从夏季到秋季日本自华进口将增加。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19)

  六、当前中日经贸合作呈现三个特点

  经过40年的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日经贸合作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1.规模大且相互依存度高

  当前,中日两国分别是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经贸合作的规模也随着两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扩大。贸易方面,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如今中日贸易额增长了30多倍。2018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3276.6亿美元,同比增长8.1%,继2017年后继续保持在3000亿美元之上。目前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贸易对象国,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分别占中国和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7%和20%以上。数据分别来自中国海关和日本海关统计。投资方面,截至2018年底,日本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51834个,实际到位金额1119.8亿美元,稳居对华投资国别排行榜首位,是唯一一个累计对华投资超千亿美元的国家。高峰时的投资额约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20倍。

  2.合作领域宽且程度深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初,双边经贸关系基本局限在贸易领域,贸易是构成中日经贸关系的主体。1979年双方就日本对华提供ODA达成协议后,日本对华ODA成为中日经贸关系的第二大支柱。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成为中日经贸关系第三大支柱。进入21世纪,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内涵更加丰富。除传统制造业外,双方合作拓展至商业、物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伴随“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等战略的实施,中国市场的活力不断被激发,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第三方市场合作、创新合作等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投资方向也从日本单向对华投资向双向以及中日联手在第三方市场投资发展,两国产业和企业合作层次和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此外,两国人员往来也保持快速增长,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万人次增长至现在的超千万人次。2018年中国大陆访日游客达83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连续四年位居国别排行首位。

  3.战略意义强且区域影响力大

  拓展和深化经贸合作不仅关乎两国经济利益,更对构筑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两国政治关系陷入紧张时期,经贸合作往往成为双边关系改善的重要突破口,经贸先行、以经促政成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就重大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在中日韩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二十国集团(G20)、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区域和多边领域开展合作,越来越成为中日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其不仅对两国经济自身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格局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和稳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七、日本企业顺应中国政府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内需的发展方向,主动在前景广阔的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

  蓝皮书指出,从日资企业的投资项目来看,在制造业领域,以增强与汽车产业相关生产能力为目的的大型投资项目表现突出,比如爱信AW株式会社与(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吉利汽车)共同出资成立合资企业(资本金达1.17亿美元),在华生产自动变速器(AT)。另外,日本NTN集团为了对应用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和车辆制动技术的新能源车的开发和大批量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与在中国设计制造汽车的长春富晟汽车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技术使用许可合同,这也可以看作根据《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要求采取的行动,即从2019年开始新能源车要在汽车生产中占一定比例。

  此外,在化学和医药产品相关领域,小林制药在上海市设立100%出资的独资公司小林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资本金为2000万美元),日本Tosoh(东曹)也设立了以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和强化公司治理为目的的综合性公司(资本金为1000万美元),从中都可以看到日资企业扩大在华事业规模、强化生产能力的动向。

  在非制造业领域,批发零售业及相关不动产业的企业也陆续采取了行动,如Maxvalu东海的子公司永旺美思佰乐(广州)商业公司(Maxvalu广州)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商业设施内的“Maxvalu美思佰乐圣地新天地店”开始营业;永旺MALL首次进入山东省,开设“烟台金沙滩门店”。

  此外,分析并提供个人信用信息的开创者北京闪银奇艺科技(Wecash)获得率先进军中国金融科技市场的日本欧力士集团(ORIX)的融资(通过香港当地法人ORIX Asia Capital Limited,获得Wecash的持股公司新发行的有表决权的优先股和可转换公司债约64亿日元),日资企业也开始投入中国日益活跃的创新活动。

  从这些投资项目可以看出,日本企业顺应中国政府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内需的发展方向,主动在前景广阔的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

  八、未来中日双方可重点开展合作的五个方面

  当前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为中日经贸合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和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将长期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之下,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果显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引领世界潮流。日本政府提出灵活运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先进技术,推动智能社会5.0的发展。中日经济互补性强,两国在诸多领域务实合作拥有广阔空间。“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携手开拓第三方市场提供了有利契机,双边经贸合作将面临更大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双方可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合作:

  1.拓展重点领域务实合作

  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节能环保、高端制造、医疗养老、物流等领域的多样性服务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日本在相关领域拥有先进技术、成熟产品和运营经验,期待日本企业能够发挥优势,加大投入力度,巩固和扩大对华合作。同时用好中国扩大进口、推动贸易平衡的政策红利,在坚定不移做好传统贸易的同时,积极利用跨境电商等新模式,不断发掘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新产品,推动日本对华出口继续增长。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成功举行。460余家日本企业参展,涵盖汽车、智能制造、医疗、日用消费、食品及农产品、家电、服务贸易等所有展区,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在数量和面积上均居参展国家和地区之首,成为进博会一大亮点。进博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今后进博会将一直办下去,期待日本企业继续积极参与和支持进博会,共同分享中国扩大开放带来的机遇。

  2.开展第三方市场和创新合作

  中日两国经济各具优势、互补性强,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两国务实合作开辟了新路径,不仅对两国有利,也会给周边国家及合作的第三方带来机遇,为促进本地区繁荣和世界经济稳定做出新贡献。2017年以来,两国领导人就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达成共识。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双方签署中日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2018年10月,安倍首相访华期间,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双方1500多人出席,两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签署了50余项合作协议,金额超过180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两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将成为中日务实合作的新支柱。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将为中日探讨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新的平台。双方应遵循“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互信互利”原则,创新开放共赢合作模式,加强在第三方市场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国际物流、节能环保、医疗保健、地区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推进境外经贸合作产业园区等建设,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发挥两国经济团体和贸易促进机构作用,为两国企业合作牵线搭桥。期待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结出更多丰硕成果。此外,2018年10月,中日双方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中日创新合作机制的备忘录》。双方同意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框架下,建立跨部门的“中日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包括产业领域在内的创新领域及知识产权等的具体合作。期待中日双方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机遇,推动两国创新领域合作实现新的突破。

  3.深化财政金融领域合作

  当前,中国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作为深化经济关键领域改革的重点任务,积极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日本在金融改革、资本市场建设、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深化财政金融领域务实合作,提升财金合作水平,将为两国在经贸、投资领域合作提供支持。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双方就尽早签署本币互换协议达成原则共识,中方同意给予日方20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支持日本金融机构积极通过RQFII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并对在东京设立人民币清算行持积极态度。8月,第七次中日财长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和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同意加快落实两国领导人在金融合作方面达成的有关共识。10月安倍首相访华期间,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约合3.4万亿日元)。双方还签署了在日本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备忘录,授权中国银行东京分行担任日本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今后双方应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深化区域财金合作,继续就税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公共债务管理等问题保持沟通,加强交流互鉴。同时,探讨扩大包括证券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合作和开展多双边金融监管合作,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4.加强地方和民间合作

  地方和民间合作是中日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以民促官、以地方促中央是中日经贸合作的优良传统。目前两国拥有超过250对友好城市,随着双边关系改善,两国地方间交往日益频繁。2018年以来,中国多个省市先后在日本举办投资推介交流会,反响良好。中国政府正在规划“雄安新区”建设,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日本政府也提出“地方创生”政策,振兴地方经济。日本相关经验可为中国所用,中国的建设也将为日本企业提供新的机遇。双方应加强地方政府及民间交流,探讨战略对接可能性。近年来访日中国游客大幅增长,消费能力旺盛,对激活日本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期待更多日本游客到中国走走看看,实现人员往来双向互动,促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和地方经济发展。

  5.加强区域和多边合作

  当前,保护主义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中日两国同为自由贸易的受益者和支持者,在反对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面拥有共同立场。2018年5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时隔两年半重启,三国向外界发出了共同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系的强有力声音。12月,中日韩自贸区第十四轮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谈判进程回归快车道。不仅如此,在11月的RCEP领导人会议上,与会领导人一致同意,争取2019年达成谈判。未来中日两国应立足区域,共同推进中日韩合作和东亚经济一体化,努力尽早达成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中日韩自贸协定,推动RCEP谈判。2019年日本将担任G20轮值主席国,双方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在G20以及APEC、WTO等框架下围绕重大国际经贸问题的协调与沟通,用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九、第三方市场合作将助力中日两国开辟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新空间

  蓝皮书指出,在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和世界经济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中国创造性提出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不仅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新路径,而且创新了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第三方市场合作将助力中日两国开辟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新空间。

  受国内经济低迷的影响,日本一直重视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并采用“官民一体”的方式助力本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然而,受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日本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核心装备,却无法有效开发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中国倡导的第三方市场合作,衔接起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供给和需求,在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有机融合的基础上,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第三方市场合作既可以为参与合作的国家的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又可以为各国企业合作共赢创造新机遇,是实现各方互利共赢的创新之举。基于此,自提出伊始,第三方市场合作就得到了发达国家的积极回应,在一系列重大项目上取得了务实成果,在核电、高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4月16日,中日两国外长共同主持了第四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就双边、地区和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第三方市场展开合作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共识。通过此次经济高层对话,双方在政府层面达成合作的重要共识,为两国企业在第三方市场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提供了良好政治基础和政策环境。第三方市场合作有望成为引领中日企业新一轮国际合作的助推器。

  十、中日关系转暖为双方加强合作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中日两国政治关系日渐回暖,高层互动增多,各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化,为两国经贸合作带来了新机遇,两国经贸合作在遭遇政治和经济两个周期低谷叠加的困难期之后,贸易和投资重获增长。货物贸易方面,日本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2018年,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276.6亿美元,同比增长8.1%。双向投资方面,目前,中日两国双向投资格局日渐形成,截至2018年,中国实际利用日本外资1119.8亿美元,日本在中国累计利用外资国别中排名第一;虽然中国在日本的投资总体规模较小,但其增长速度相对较快,截至2017年,中国对日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为34.8亿美元,主要涉及制造业、进出口贸易、能源和矿产等产业。

  十一、日本企业在数字领域的海外投资趋于增加

  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数字领域的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也持续增加。从世界范围看,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金额分别从2003年和2008年的年均764亿美元和1136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和2017年的年均894亿美元和1289亿美元,其中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并购交易增多是近年来全球海外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与之相比,日本数字化企业绿地投资金额在2010~2017年为年均53亿美元,比2003~2008年的71亿美元有所下降,绿地投资件数为161件,比此前的157件略有增加。较之IT泡沫时期(1999~2000年)的均值87亿美元和104件,2016~2017年平均为267亿美元和151件。可见,日本数字企业的海外投资近年渐趋活跃。从2010~2017年数字领域绿地投资的行业类别看,日本制造业的投资金额和件数占比均为6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金额占30%、件数占20%);服务业占比不断扩大,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互联网广告业务的网络代理商和大数据分析的服务商等都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跨国并购也是如此。2010~2017年,日本数字领域的跨国并购中,制造业占比超过65%,高于世界40%的平均水平,服务业所占份额持续上升。服务业占比上升可以部分归因于制造业在日本海外投资整体中所占比重的下降。从发展趋势看,除美国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数字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加速扩张,为日本企业通过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新业务提供了可能。

  制造业企业比例偏高,是日本在数字领域海外投资中的重要特征,这可能与日本企业期望通过海外投资提高生产率的投资动机有关。在制造业领域,可以通过向海外转移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在本国保留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和高附加值生产活动来提高本土企业生产率;而在服务业领域,由于日本在语言、文化和制度上所具有的特殊性不利于服务效率的提升,因此海外投资除了使企业在研发和信息服务活动中获益外,很难提升企业的生产率。这与欧美国家的情形有所不同。


(责任编辑:家族办公室https://www.familyofficeschina.com/)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