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财经 >

“双11”消费狂欢节 彰显中国经济新活力

2019-11-13 13:56

  “双11”消费狂欢节 彰显中国经济新活力

  一年一度的“双11”消费狂欢节已成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扇窗口。从2009年淘宝首次举办“双11”购物节实现交易总额仅为0.5亿元,到2019年天猫“双11”成交额达2684亿元、京东累计下单金额2044亿元、苏宁全渠道订单量增长76%,今年“双11”消费额不断刷新,彰显我国消费内需的巨大潜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中国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刺激消费需求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消费已经连续5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动力。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是新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5%,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应当看到,发挥“中国市场”作用、推动中国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等,近期在国家的政策层面开始得到强烈体现。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能力。日前,国务院再度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希望通过多种措施来促进国内消费发展,拉动中国经济。最近,围绕全面挖掘消费潜力,相关部门和地方也在密集部署,多项促消费升级政策将持续发力,将加大培育汽车、家电、电子等消费新增长点。中央和地方鼓励消费的政策大方向无疑顺应了中国国内市场规模扩张、消费升级、向消费社会转型的大趋势。

  从市场角度看,未来的消费升级是一块最大的“蛋糕”。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内的消费形态面临全面转型升级时期,从基本的衣食住行正在转向医疗、文娱,转向不断提升生活品味。即使在同一类消费品中,健康消费、高端消费、个性化消费也将取代低端消费、大众化消费。这些变化,实际上意味着另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未来消费社会的另一大增量来自服务消费。过去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实物型的商品消费,从大众消费品到奢侈消费品都是如此。随着新的中产阶层的出现,新的消费形态也不断出现。消费者需求层次从“吃饱穿暖”等传统消费转向“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新兴消费。

  可以说,作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中国“双11”再创全球在线交易新纪录的背后展示了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双11”不仅显示了中国的强大内需,也体现了数据普及与消费升级的深刻影响。可以看到,当前全民消费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从数字红利到消费红利,从竞争红利到创新红利,从政策红利到市场红利,从中国红利到全球红利,中国正在转型升级中引领全球的消费红利。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双11”,将平时的不少消费都积攒到这一天来释放值得全行业以及全社会思考。据了解,商家和网络平台为“双11”的筹备时间长达几个月,这一天的极端表现也对商业基础设施、物流、网络支付能力进行了极端测试,与春节期间中国数亿人集中爆发的大返乡颇为类似。在人口增长速度放缓的中国,电子商务能否一直推动整体的消费有待观察。

  换个角度说,要发挥“中国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需要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把鼓励消费政策落实落细。一方面,政府要做好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要搞好经济,说到底要让企业发展舒坦、让消费者花钱舒坦、让投资者进来放心,这都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一定是提供多少优惠政策,关键是在于政策的公平、透明和稳定性。让消费者和投资者都能形成稳定的预期。另一方面,政府要有转型意识,从投资社会转向消费社会,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服务型社会,这种变化都对政府有要求的,政府应主动转变,从心态到方式、从思路到策略,都需要转。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该转向消费端,即需要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激活潜在的消费需求,用需求带动供给,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家族办公室https://www.familyofficeschina.com/)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