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财经 >

央行“降息”,叩问中国经济下一步

2019-11-13 13:53

  央行“降息”,叩问中国经济下一步

  如何理解央行的降息?可以看出,下调0.05%也就是5个bp的举措,在保增长与降通胀之间,央行的谨慎或者说求生欲溢于言表。一般认为,这样幅度的降息非常微弱,对于经济增长以及提升通胀都没多大意义,那么央行的意图何在。一句话,在经济下行时刻,给市场一点信号,也表示自己好歹做了一点什么。

  6%是经济底部么

  央行的为难,显然与最新经济数据的下行有关。关于2019年,大概已经感受到不少经济的寒意。按照官方数据,情况如何?根据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3005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77869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376925亿元,增长7.0%。

  其中,最令人关注数据是三季度增长6.0%,这是1992年以来最低。目前对于这一数据,市场存在两类观点,一方认为,这已经是经济的底部,数据很快可以回暖,另一方观点,则认为,这只是中国经济放缓的开始,未来还将继续下滑。

  6%是到底部么?抛开市场等杂音,两边观点的核心争论其实是经济学界老问题,即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是多少?这些争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四五年之前,8%的潜在增速还是关键,如今这一指标开始下移。如果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仍旧在6%之上,那么目前下行只是周期性因素,继续进行宏观刺激即可;反之,如果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在6%甚至更低,那么经济下行是趋势性,即使刺激也没有办法使得经济重新反转,甚至会导致进一步恶化。

  当经济下移,对宏观政策应该进行反思,在经济学界中也有不同声音。那么,在这些年宏观经济政策中,什么问题最值得反思?我认为在于债务。通过债务状况,我们可以理解中国潜在增速的下行,6%很可能不是经济底部。

  债务: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在中国经济长期和短期问题中,实体经济与金融系统之中,企业与民众之间,链接这些因素的,其实都是债务

  为什么这样说?这要从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谈起。如果我们要分析中国经济长期趋势,关键的追问是,决定中国经济长期趋势的,主要在于中国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当我们谈论国家的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实际上归根到底在于,国家它有没有合理地把有效资源配置在能够带来增长的地方,这就是经济配置效率。但是,我们知道,经济配置效率事先并不那么容易清楚,往往是是事后才知道的。那么如何衡量国家的经济配置效率?合适的切入视角,应该是经济体债务杠杆比例。

  一般观察的指标,主要是一个国家的非金融债务占GDP之比。为什么要强调非金融债务?一般情况下国际上通用的债务总量里,不会把金融单位或者说金融机构的债务放进去的,因为它有一定的重复计算。一般而言,大家是把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债务合计之后,来与GDP做对比,来计算这个所谓的总债务占GDP的比例。

  我们可以看到,从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数据来看,从中国情况而言,2009年中国推出4万亿作为分界线,中国债务情况出现巨大变化。此前,中国总债务占GDP的比例(也就是宏观债务杠杆率),大致来说,跟发展中国家的总债务杠杆率是处在同水平,中国高一点,大概高3到4百分点左右,但大体来说中国和发展中国国家都在150%以下,还是比较低的。对比之下,那么发达国家就高很多,大概在220%左右。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债务差异,合理么?发达国家高当然有高的道理,它们开始借债时间累积的更长,金融也比发展中国家更加发达,所以债务比例更高一点。不过,2009年之后,情况开始出现变化,中国的总债务比例出现急速飙升,从大概不到150%到超过250%,短短10年时间,一口气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就飙升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责任编辑:家族办公室https://www.familyofficeschina.com/)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